2020醫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于緊張的備考階段,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醫師執業資格考試規律整理了2020年醫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,望考生們及時復習查看。
子宮肌瘤
【診斷】
1.臨床表現
①月經改變 表現為周期縮短,經期延長,經量增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。
②腹部腫塊 質地堅硬、形態不規則。
③白帶增多。
④壓迫癥狀 子宮前壁和宮頸肌瘤可壓迫膀胱,發生尿頻、排尿障礙、尿潴留等。后壁肌瘤可壓迫直腸,引起大便困難。闊韌帶內腫瘤可壓迫輸尿管和髂內外靜脈和神經,而引起靜脈回流不暢、下肢水腫、腎盂積水。
⑤腹痛、腰酸。
⑥不孕。
⑦繼發貧血頭暈乏力心悸等。
2.體征 子宮大、硬、形不整。
【鑒別診斷】
1.妊娠子宮 停經史,早孕反應,子宮隨停經月份增大,質軟。HCG、超聲加以鑒別。
2.卵巢腫瘤 無月經改變,多為偏于一側的囊性腫塊,與子宮能分開。B超、腹腔鏡加以鑒別。
3.子宮腺肌病 患者可有子宮增大,、月經過多,半數病人伴有痛經,子宮經前增大、經后縮小,一般不超過2~3個月妊娠大小,可借助于B超加以鑒別。
4.炎性腫物 病人可有月經過多史,檢查可發現附著在子宮上有囊性或實性腫物,有時難以與肌瘤相醫別。B超加以鑒別,抗炎后有效。
5.子宮畸形 雙子宮或殘角子宮容易誤診為子宮肌瘤,畸形自幼即有,無月經改變,B超或腹腔鏡鑒別。
6.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 子宮口或脫出于陰道內的有蒂子宮肌瘤,尤其是伴感染者應與菜花型子宮頸癌相區別,活檢鑒別。子宮腔內黏膜下肌瘤常有不規則流血,如發生于絕經前后的婦女應與子宮內膜癌相鑒別,官腔鏡或B超鑒別。
【進一步檢查】
(1)B超可測出子宮大小及形狀,肌瘤可顯示出低回聲區。
(2)探官腔及診斷性刮宮輔助診斷,區別子宮內膜癌。
(3)官腔鏡檢查可在直視下觀察官腔內情況。
(4)腹腔鏡檢查。
【治療原則】
1.隨訪觀察 患者肌瘤小無癥狀,尤其是近絕經年齡者,可每3~6個月隨訪一次。
2.藥物治療 凡肌瘤在兩個月妊娠子宮大小以內,癥狀較輕,近絕經年齡或全身情況不能勝任手術,可給予藥物治療。
3.手術治療
(1)肌瘤挖除術適用35歲以下未婚或已婚未育,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。
(2)子宮次全切除術無須保留生育功能,官頸無病變者。
(3)子宮全切除術宮頸有慢性炎癥或宮頸肌瘤者。
4.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子宮肌瘤合并妊娠應定期產前查體,大多數能順利通過孕期及分娩。如有先兆流產或早產需注意保胎。肌瘤紅色變性者,經休息、對癥治療,疼痛多能緩解,無需手術。分娩時密切觀察產程,如有產科指征者行剖宮產,若條件允許可同時行肌瘤挖出術。
【典型例題及得分要點】
例題
病史:27歲已婚女性,停經3個月,既往月經正常。
查體:子宮如孕3個多月大小,子宮前壁突出直徑約5cm的質硬結節,無觸痛。
輔助檢查:尿HCG陽性,彩超示官腔內可見胎兒,胎心搏動好,羊水量正常,子宮前壁探及直徑5. 5cm的低回聲團塊,邊界清。
得分要點:
1.診斷及診斷依據(8分)
(1)診斷 子宮肌瘤合并妊娠。
(2)診斷依據
①育齡期已婚婦女,停經3個月。
②子宮如孕3個多月大小,子宮前壁突出直徑約5cm的質硬結節,無觸痛。
③尿HCG陽性,彩超示官腔內可見胎兒,胎心搏動好,羊水量正常,子宮前壁探及直徑5. 5cm的低回聲團塊,邊界清。
2.鑒別診斷(5分)
①子宮腺肌病。
②卵巢腫瘤。
③子宮畸形。
3.治療原則(3分)
定期產前查體,如有先兆流產或早產需注意保胎。肌瘤紅色變性者,行保守治療。分娩時密切觀察產程,如有產科指征行剖官產,若條件允許可同時行肌瘤挖出術。
以上是為大家帶來的執業醫師考試相關備考內容,希望備考的伙伴們各有收獲,相信“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”,加油!如果需要比較多醫學考試備考資料,請持續關注甘肅中公教育醫學考試執業醫師頻道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